网上曾热传过一句话:你的水平,就是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。
这话是有理论依据的。
来自成功学之父吉米·罗恩的“密友五次元理论”说:
一个人的财富和智慧,基本就是5个与之亲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。
是的,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;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
你和谁成为朋友,你有什么样的圈子,决定了你后半生的成败得失。
一、你的圈子,决定了你的格局大小
今年7月,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爆出一个“学霸宿舍”。
宿舍6位姐妹,分别考研或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所高校。
四年来,累计获得16W+奖学金、助学金。
来自不同专业的室友们,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,最初来自一个励志的室友。
她特别勤奋,早出晚归,总会有计划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。
其他室友羡慕之余,开始跟着一起学。
大家发挥各自优势,取长补短,相互鼓励。
其中一位室友,一开始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规划。
在另一位室友的鼓动下,业余时间学起了电子电路设计,拿到了省级大赛二等奖。
有两位姐妹,因为保研失败,心态都快崩了。
其他室友不断鼓励帮助,最终考研成功。
四年来,她们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电路设计大赛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活动,不止一次获奖。
她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生活费,减轻家庭负担。
业余时间还一起追剧、唱K、打三国杀,丰富多彩。
几位大学生,因为处于一个好的宿舍环境,自此志趣变高远,格局变大了。
朋友小帅,十多年前重点本科院校毕业,就职于一家不错的单位。
他结交了一帮吃喝玩乐的哥们,自认为生活潇洒。
工作上悠哉游哉,毫无上进心。
下班后不是打牌就是喝酒,回家后还与妻子斗架。
再也无法忍受的妻子,与他离了婚。
他惟一的孩子,不得不依靠他的爸妈管护。
原本拥有远大志向的他,只因入错了圈子,变得毫无动力和志趣,几乎成了废人。
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,都养不起了。
荀子曾说:
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
书友的圈子,促你读书;
酒友的圈子,催你喝酒;
牌友的圈子,诱你嗜赌。
你的圈子质量和精神面貌,决定你个人的发展质量和精神面貌。
二、你的圈子,决定了你的事业高度
我有一位朋友,上学时不爱学习,还十分捣蛋。
初中时,将老师气得晕倒,被父亲暴揍一顿后,便辍了学。
为了谋生,他开过职业介绍所,办过小加工厂,但最终都关门大吉。
偶然的机会,他结识了当地的一位文化名人,慢慢成了朋友。
他经常听一帮文化名人在一起喝茶、聊天,讨论文艺创作。
耳濡目染之下,他喜欢上了文字。
他从书店里买了《老子》《孔子》《傲慢与偏见》等一大堆书籍,没日没夜地狂读。
他自费办起了文学刊物,还主编了好几本书。
看到几位文学名家经常外出交流授课,他又去学演讲。
目前已在各类学校,进行过数百场次励志公益演讲。
国内知名作家,还为他的作品题词。
一个圈子,让原本一事无成的人,走上了蒸蒸日上之路。
“毒奶粉事件”发生后,蒙牛陷于破产境地,面临被外资恶意收购的危险。
牛根生流泪向熟悉的企业家们求助,其圈子里的朋友,响应者云集:
柳传志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,48小时之内投入2亿元资金。
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火速送来5000万元,分众传媒的江南春也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。
马云、郭广昌、王玉锁等都打来电话,表示随时随地可以伸手援助。
一个圈子,让一家濒临险境的知名企业,顿时起死回生。
圈子,不仅能成就你,更能摧毁你。
曹操的三子曹植,七步能作诗,可谓才高八斗。
曹操对他非常器重,有意让其继承大业。
然而,曹植的大好前程,却毁在恃才傲物、爱耍小聪明的杨修等人的圈子里。
曹植自恃有才华,经常与杨修、丁仪等在一起饮酒赋诗,越来越放荡不羁。
最终,杨修44岁便被曹操杀掉,曹植也逐渐失宠,丢掉继承大业。
曹丕继位后,将曹植遣送出京城,致使曹植41岁就忧愤而逝。
圈子决定你的眼光,决定你的思想行为。
圈子里的人有多怂,你就有多怂;圈子里的人有多牛,你就有多牛。
圈子,决定了你的事业成败,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。
三、人生下半场,拼的就是圈子
人生下半场,我们过得如意不如意,拼的其实是圈子。
想要有所成就,达到你想要的目标,就要寻找适合你的圈子。
你想在工作上有所收获,就要与那些事业心强、积极向上的人为伍。
你想在写作上有所建树,就要与那些不怕吃苦写作、执着于文字工作的人交朋友。
你想在生意上有所突破,就要寻找诚实守信、愿意抱团发展的经商者。